图片
2025大吉
NEW YEAR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正的功夫修炼,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更需要内在的领悟。只有将“求”与“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
图片
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图片
图片
搏击术 预判拳脚出·顺势快准狠
图片
图片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一)泰拳步技
1.防卫势
防卫势也叫拳桩、基本姿势,这里以左势为例进行说明。练习者身体自然站立,双臂自然下垂,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脚尖向外展开,两脚接近呈90度角,且两脚间距与肩同宽。双手握拳,左拳作为先锋拳,举到左眼前方,右拳举至下颌右前方。练习者要含胸拔背、收腹,下颌内收贴紧胸部,两肘下垂保护肋骨。上身微微向右转,左肩侧面对着前方,身体重心均匀落在两脚上。双腿用前脚掌支撑地面,脚跟微微提起,同时两膝稍微弯曲,双眼注视对手。(图1)
图片
要点:身体要保持舒松,富有弹性,这样便于进攻和防守。上体侧转可以减小受到击打的面积。
2.基本步法
基本步法也被称为步技。步法是练习者通过单脚或双脚向不同方位移动,来接近或远离对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泰拳技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进步、退步、上步、撤步、闪步(左闪、右闪)、斜进步(左、右)、斜退步(左、右)、换步、纵步(单、双脚)、环绕步(单、双脚)、垫步、三宫步等。 步技要旨:要灵活、稳健、准确、快速且多变。
进步:从左防卫势开始,右脚蹬地,左脚向正前方跨出一步,紧接着右脚跟进。
退步:从左防卫势开始,左脚蹬地,右脚向后正方向退一步,随后左脚退回。
上步:从左防卫势开始,右脚经过左脚内侧向前上一步,变换成右防卫势。
撤步:从左防卫势开始,左脚经过右脚内侧向后撤一步,变换成右防卫势。
闪步(左闪、右闪):从左防卫势开始,左脚向左侧闪一步,随即右脚向左跟进一步;从右防卫势开始,右脚向右侧闪一步,紧接着左脚向右跟进一步。
斜进步(左、右):从左防卫势开始,左脚向左斜前方跨一步,右脚跟进;右脚向右斜前方跨一步,左脚跟进,变成右防卫势。
斜退步(左、右):从左防卫势开始,左脚向左斜后方退一步,右脚随着后退,变成右防卫势;右脚向右斜后方退一步,左脚随着后退,变成左防卫势。
换步:从防卫势开始,左、右脚跳动互换位置。
纵步(单、双脚):从防卫势开始,单脚或双脚使身体纵向腾空,这种步法多配合飞膝、飞腿使用。
环绕步(单、双脚):从防卫势开始,单脚或双脚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绕移动。
垫步:从防卫势开始,后脚向前脚位置垫脚,前脚随即向前落步。
三宫步:这是泰拳一种古老的步法。从防卫势开始,前脚掌有节奏地轻踏地面,随着双方距离的变化而移动。其线路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三角形移动,一种是直线前行。这种步法能让拳手身体肌肉最大限度地放松协调,并且能快速敏捷地做出攻防动作。
(二)泰拳拳技
泰拳是手足并用的自由搏击项目,其拳法变化比拳击更多,拳法运用注重简洁实用。泰拳的拳法常用于试探、虚掩、进攻、防守以及反击,并且会配合肘、膝、腿等技法一起运用。泰拳手出拳时的要诀是击打部位要准确、发力打击要狠,一般泰拳手出拳的拳力在150 - 200公斤之间。
1.基本拳法
包括直拳(刺拳)、钩拳(上、平、下)、摆拳(前、后)、捆击拳、回手拳、捂鼻拳等。
2.拳技击打
目标 眉角、眼部鼻骨、嘴部、下颌、心窝、腹部、胸肋、头颈、耳后等部位。
3.发拳技术要旨
握拳正确:任何拳法都需要有正确的握拳方法,才能实施正确的击打技法,否则难以集中力量,会影响击打效果,甚至会造成手指和腕关节的挫伤。正确的握法是:四指卷曲握紧,拇指屈指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处,拳的力点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处。
用力顺达:拳不要长时间紧握,在未出拳时,应是虚握;出拳时,肩臂随之顺劲至拳,在将要接触目标的瞬间骤然握紧,集中全身的力量于拳面,产生爆发击打力;如果拳臂长时间紧张,不仅会虚耗体力,而且容易造成动作僵硬、迟钝。
周身协调:出拳的动力依靠腿的蹬、伸发力,并通过腰、肩、臂将全身的力量汇聚到拳上,单靠手臂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出拳必须依靠步法的移动推进产生冲力,拳法和步法、气息、意力、身体动作要协调配合,并且旋拧拳面,从而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攻守兼备:在用拳进攻的同时,必须要注意防守,养成一拳出击,另一拳护卫防守的好习惯,同时出拳打击后应快速回位,避免出现空当。
拳法禁忌:拳法不能滥用,要把握好攻击时机,否则会导致头部、胸部和腰肋等要害部位出现空当,容易受到对方的袭击。
4.拳技基本技法
左直拳(刺拳):从左防卫势开始,身体向右拧转,左肩前顺,左拳内旋迅速向前直线冲击,力量到达拳面,同时右拳提至颌侧,右手臂起防守作用,双眼注视左拳方向。(图2)
图片
上钩拳:以右拳为例。从左防卫势开始,右手臂弯曲小于90度,右拳由下向上弧形钩击,力量到达拳面,右脚蹬地,身体左转,拧腰转胯,出拳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左拳回收至下颌处,双眼注视拳的方向。(图4)
图片
右直拳:从左防卫势开始,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脚上,右腿蹬地,拧腰转胯,右肩前送,右臂拧旋直线前冲,力量到达拳面。同时下颌微微收起,左拳回收至下颌处,双眼注视右拳方向。(图3)
图片
平钩拳:以右拳为例。从左防卫势开始,右手臂弯曲小于90度,右拳由外向里水平弧形钩击,力量到达拳面,右脚蹬地,身体左转,拧腰转胯,出拳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左拳回收至下颌处,双眼注视拳的方向。(图5)
图片
下钩拳:以右拳为例。从左防卫势开始,右手臂弯曲小于90度,右拳由上向斜下方弧形钩击,力量到达拳面,右脚蹬地,身体左转,拧腰转胯,出拳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左拳回收至下颌处,双眼注视拳的方向。(图6)
图片
注:左钩拳与右钩拳要领相同,方向相反。钩拳出击时又分为平拳和立拳两种。
前摆拳:以右拳为例。从左防卫势开始,右手臂微微弯曲,右拳由外向内水平弧形贯击,手腕内旋,力量到达拳面,右脚蹬地,身体左转,拧腰合肩,出拳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以加大摆力,同时左拳回收至下颌处,双眼注视拳的方向。(图7)
图片
注:左前摆拳与右前摆拳要领相同,方向相反。
后摆拳:以右拳为例。从左防卫势开始,右脚向左脚后撤步,同时身体右转270度,右臂微微屈,水平弧形摆击,力量到达拳背,蹬地、拧腰、转身合力为一,加大摆力,同时左拳回收至下颌处,左手臂起防护作用,双眼注视拳的方向。(图8)
图片
注:左后摆拳与右后摆拳要领相同,方向相反。
掴击拳:以右拳为例。从左防卫势开始,右手臂弯曲,右拳由外向内水平击打,力量到达拳心根部,右脚蹬地,身体左转,拧腰转胯,出拳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左拳回收至下颌处,双眼注视拳的方向。(图9)
图片
注:左掴击拳与右掴击拳要领相同,方向相反。
回手拳:以右拳为例。从左防卫势开始,右臂弯曲,以肘关节为轴,向前反背弹击,力量到达拳背,拧腰转胯,同时左拳回收至下颌处,双眼注视拳的方向。(图10)
图片
注:左回手拳与右回手拳要领相同,方向相反。
捂鼻拳:又称掩手。从左防卫势开始,双拳开掌直线向前推压,常常用来掩压对手的面部,遮掩其视线,堵闭其口鼻造成呼吸困难。这种拳法在近身格斗时比较常用,是赖以脱身的手段。(图11)
图片
5.拳法组合
左直拳 —— 左直拳 —— 右直拳
左直拳 —— 右摆拳 —— 左上钩拳
左直拳 —— 右直拳 —— 左平钩拳
左直拳 —— 右上钩拳 —— 右摆拳
左摆拳 —— 右摆拳 —— 左直拳
左掴击拳 —— 右掴击拳 —— 左上钩拳
左平钩拳 —— 左回手拳 —— 右摆拳
左直拳 —— 右后摆拳 —— 左上钩拳 —— 右上钩拳
左上钩拳 —— 右上钩拳 —— 捂鼻拳
左后摆拳 —— 右直拳 —— 左平钩拳
注:练习方法可以原地进行,也可以配合步法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